TOC
重视心理学,你比别人往后多看一年,你就比别人领先一年的时间来准备
人生90%的知识靠自学。设计自己的进度条,类似于项目排期
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稀缺的,反思
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,而在于他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,否则就是死记硬背了
记忆机制:我们在记忆的时候讲许多线索,例如当时的场景、问题的背景、甚至所处的语言环境、空间位置,一并编码进了记忆,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的线索是否丰富,以及在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。
- 养车习惯,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
- 创造回忆的机会。
- 经常与别人讨论,或者讲给别人听
- 整理笔记
- 书写
- 设身处地“虚拟经历”别人经历过的事情
- 抽象和推广
- 联系、比较自身的经历
注意:
- 样本大小很关键
- 警惕“沉默的证据”、事后偏见、自私归因
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
学习与思考
- google&Wiki
- 看书挑剔,只看经典
- 做读书笔记
- 利用走路和吃饭的时候思考,还有睡觉前必然要弄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,在思考中入睡。转移注意力,投入的做另一件事
- 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,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
- 学习一项知识,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:
- 它的本质是什么
- 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
- 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
- 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常问自己的几个问题:
- 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?(不要偏离问题)
- ok,到现在为止,我到底有了什么收获(提醒自己时不时去总结,整理学习的东西)?
- 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(有声思考;能否讲出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办法)
- 设想需要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(迫使自己去挖掘知识背后最本质、往往也是最简单的解释)
- 时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。
- 养成反驳自己的想法的习惯。
- 人的思维天生就是极易流于表面来理解事物的
时间和效率
- 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的时候,一股脑儿把万事开头那个最难的阶段熬过去
- 重要的事情优先
- 重要的事情要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
- 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小块时间
- 重视知识的本质
- 重视提前积累的强大力量
- 抬起头来
- 退订RSS(对于我来说可能就是取关一些公众号)
- 有时间吗?总结总结最近得到的新知识吧
- 有时间吗?看本书吧
- 制定简要的阅读计划。
豆瓣读书: